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格力重金支持 手术机器人领域现超亿元大额融资

2023-12-05 18:042140

近日,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投资引进的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健康”)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加速真健康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布局,助力企业在手术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真健康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和生产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首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在国内首创“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呼吸疾病领域顶尖医疗机构、知名高校签署独家合作协议,相关产品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创下多个“首例”纪录。


2021年以来,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先后参与真健康A+轮和B轮融资,支持其在珠海高新区打造近3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加快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全世界关注和追逐的焦点,而AI辅助医疗诊断技术则不断赋能医学领域,实现了越来越多的重要突破。作为AI辅助医疗诊断技术的突出成果之一,手术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

经皮穿刺活检、消融手术是实体肿瘤的重要诊疗手段之一,尤其是针对肝、肺和肾等脏器的经皮穿刺手术具有广泛的患者人群。然而,传统的穿刺操作通常依赖于术者的临床经验,学习周期长,并存在徒手穿刺精度低、并发症高等潜在风险。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该领域面临的困境,因此近年来对于机器人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成为了全球行业探索的方向。

穿刺操作是微创外科手术 (MIS) 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精度穿刺是医疗安全与质量的保证,医师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差异,限制了此类手术的发展。穿刺机器人具有操作稳定、精准和灵活等优点,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精准性的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其关注度日益增加。

疼痛科的核心技术为微创介入穿刺,包括颌面部三叉神经、舌咽神经等穿刺以及和颈、胸、腰部神经根、背根神经节、交感神经、椎间盘及椎体等重要部位的穿刺操作,穿刺机器人在提高操作精度、降低操作难度、缩短培养周期等方面优势明显,在慢性疼痛微创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装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之日起十五天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行业加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成新引擎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AI)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期,多项政策、技术和市场动态表明,2025年将是人工智能行业加速发展的关键一年。

0评论2025-04-0145

ABB“数字赋能,破界前行” 加速过程工业数字化革新,共筑智能绿色发展未来
近日,全球技术领导者ABB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数字赋能,破界前行”活动,旨在帮助过程工业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此次活动标志着ABB在推动过程工业数字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0评论2025-03-2789

2025武汉国际工业博览会:引领全球制造业创新
备受瞩目的2025武汉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武汉工博会”)将于今年10月11日至1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作为亚洲领先的工业展会之一,武汉工博会将汇聚全球顶尖企业与技术,引领全球制造业迈向新的高峰。

0评论2025-03-2461

名校博士毕业生年薪可达700万,AI领域人才缺口仍达400万
在人工智能(AI)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中,顶尖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正获得令人瞠目的薪资,部分年薪甚至高达700万元人民币。然而,尽管有这批高素质人才的加入,该行业仍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全球范围内AI人才缺口估计高达400万。

0评论2025-03-1784

中国与东盟携手加速数字经济合作,共铸增长“数字引擎”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国家正携手打造增长“数字引擎”,通过深化数字领域合作,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双多边合作蓬勃发展,各方共享“数字红利”,携手打造“数字未来”,合作前景广阔。

0评论2025-03-13118

曝OpenAI将完成首款自研芯片设计:计划由台积电代工
OpenAI正积极推进其减少对英伟达芯片依赖的计划,即将完成自家首款自研人工智能芯片。据最新消息,OpenAI已决定将这款自研芯片交由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进行“流片”测试。

0评论2025-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