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万斯承认中国AI崛起:美国战略焦虑下的技术权力重构

2025-07-24 09:33130

智能装备网讯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全球人工智能峰会上公开承认,若中国在AI领域赶超美国,责任在于美国领导人“愚蠢政策”导致的战略失误。这一罕见表态,撕开了美国对AI技术垄断失效的焦虑,也折射出中美竞争从“技术追赶”转向“范式重构”的深层变革。斯坦福大学最新报告显示,中美AI模型性能差距已从2023年的17.5%骤降至0.3%,中国通过“节俭型AI”路径,以数千万美元成本实现与美国数亿美元模型相当的效能,彻底颠覆了“烧钱竞赛”的传统逻辑。

万斯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在巴黎峰会上,美国试图以“技术封锁+市场收割”策略施压60国放弃与中国合作,却遭遇全场沉默。最终,英美拒绝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而欧洲、亚洲、拉美国家选择与中国共同推进“开放、包容、可持续”的AI治理框架。这一结果标志着美国主导的“技术霸权”外交彻底失效——当中国通过开源模型(如阿里通义千问衍生超10万个模型)、垂直行业整合(医疗AI管理300亿市场、金融AI缩短贷款审批至10分钟)构建起“技术-场景-数据”闭环时,美国仍困在芯片制造依赖(7纳米以下制程进口占比超70%)、基础研究滞后(Top 100高被引论文占比仍超50%)的旧框架中。

中国AI崛起的底层逻辑,在于对“技术普惠性”的深刻理解。不同于美国将AI视为“国家安全工具”的封闭策略,中国通过“东数西算”优化算力布局(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32%)、以数据要素市场激活创新(2024年数据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用垂直应用反哺基础研究(医疗智能体覆盖全流程管理),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竞争优势。例如,深度求索(DeepSeek)的V3/R1模型,以1/17的训练成本实现与美国顶尖模型持平的性能,证明技术领导力不仅取决于算力和资本,更取决于能否为全球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然而,中国AI仍需突破三大瓶颈:3纳米以下芯片制程的量产能力、基础理论创新的突破(如可解释性AI)、伦理治理框架的完善(避免算法歧视与数据滥用)。万斯的“愚蠢论”或许能短暂转移矛盾,但无法阻挡一个事实——当美国将AI竞争简化为“零和博弈”时,中国正用“技术普惠”重新定义规则:在巴黎峰会上,60国用沉默回应美国施压,用合作选择中国方案,这已是最好的答案。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装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之日起十五天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相关资讯

中国AI正迎头追赶美国: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双轮驱动
在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中国正以“技术追赶+生态重构”的双重战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随着“节俭型AI”降低算力消耗、工程化能力提升模型落地效率,中国有望在医疗、制造、农业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0评论2025-07-2411

欧盟对人工智能(AI)的监管立场及《人工智能法案》的制定
欧盟对人工智能(AI)的监管立场近年来经历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法案》的制定过程中。该法案被视为全球首个全面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旨在确保AI技术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同时促进其创新和发展。2024年3月,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该法案,标志着欧盟在AI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欧盟的监管立场强调风险导向,依据AI系统的潜在风险将其分为四类:不可接受风险、高风险、有限风险和最小风险。

0评论2024-12-27533

明年高端芯片继续供不应求!黄仁勋:AI时代已动力全开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AI时代已经动力全开,推动全球向英伟达计算转变。由于基础模型开发者正在大规模推进预训练、后训练和推理,对Hopper芯片的需求以及对现已全面投产的Blackwell芯片的期待异常强烈。

0评论2024-11-21627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下:BAT上半年AI支出翻倍达500亿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科技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并未放缓在AI领域的投资脚步。今年上半年,BAT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资本支出总计达到500亿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0评论2024-08-281072

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提速 科技巨头争相布局AIGC
近年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Meta、谷歌等国内外科技巨头以及A股上市公司大力布局AIGC业务,推动AI作画、数字虚拟人产品广泛应用于传媒艺术、教育、电商等内容创作领域。

0评论2022-12-08280

当北京冬奥会遇上人工智能,碰撞出了什么火花?
冬奥会的大量赛事在室外山区举行,其赛程安排、赛事举办、观赛服务等都离不开及时准确的气象播报。在元宇宙风口之上,北京冬奥会推出了虚拟气象主播“冯小殊”。“冯小殊”以气象主播冯殊为原型,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联合小冰公司共同创造,是诞生于小冰框架的AI虚拟主播,在包括面容、表情、肢体动作在内的整体自然

0评论2022-02-1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