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格力智能装备领跑布局预制菜“新蓝海”

2022-10-11 10:011650

如今,预制菜在生活中越加频繁地出现,在外卖里、餐桌上、厨房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匆忙的上班族只需把预制菜放进微波炉加热几分钟,便能快速解决晚饭;拥挤的学生宿舍里,学生用小锅随意翻炒就能尝到家的味道;厨房小白在隔离期间只需加热预制菜包,就免去了下厨的烦恼。

预制菜,简而言之就是预先做好的半成品或成品食物,消费者只需稍微加热或简单烹饪即可食用,它的前身即速冻加工食品,随着冷链行业的不断发展,预制菜市场也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美国预制菜的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454亿美元,日本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238.5亿美元。(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2022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

在中国市场,预制菜起步相对较晚。然而在疫情催生“宅经济”的新形势下,预制菜行业得到了强势增长,并持续升温。在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了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据预测,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预制菜以其高效便捷、需求大的优势站上新风口,正快速成为下一个“新蓝海”。

为更好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将迎来全新局面。为了满足急速增长的预制菜生产需求,格力电器依托其装备制造产业和冷冻冷藏技术优势,成立了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并发起筹建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构建预制菜装备的研发、生产、运营全产业链体系,以工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全程冷链覆盖,打造预制菜流通“高速路”

制冷行业的高速发展是预制菜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与传统料理包不同,预制菜的保质期较短,对保鲜要求较高,需要在冷链条件下储存和配送。并且其下游客户较为零散,产品需求多样,要依靠先进的仓储物流体系及冷链运输技术满足高频率配送需求。在预制菜逐步走向标准化、品质化的阶段,配套的冷链行业也将迎来新契机。

格力2009年进军冷链行业,经过多年技术发展和产业布局,目前已实现了产品从原材料产地到消费者餐桌全冷链覆盖。现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储存、果蔬冷藏、肉类储存、物流冷库、车间降温、工艺冷却、中央厨房、医药疫苗等多个领域,遍及全国三十多个省市。

冷库作为冷链的核心,是维系冷链行业突破的关键。因此,为提高冷库技术,格力牵头制定中小型冷库能效标准及起草建立成套制冷机组产品标准,规范及提高冷冻冷藏行业产品单体和整体系统的能效水平。在2022年的重庆制冷展上,格力电器还推出了冷库新品——光伏直驱变频热氟融霜制冷机组,该机组将光伏直流直驱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冷凝机组完美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实现经济效益协同环保效益最大化,以核心科技助力冷链低碳发展。

智能装备加持,突破预制菜产业“新关卡”

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大约70%的预制菜企业属于作坊式做工,缺乏系统化、流水化的作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高度。欲达更高,预制菜产业势必要向专业化、精密化、标准化的制作模式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专用设备是预制菜高效加工生产的基础,需要依靠高精尖地生产专用设备以实现标准化、高效率作业,保障优良产品品质。

格力以车间物流为主线布局构建肉类、水产、蔬菜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深加工生产线,围绕保鲜、安全、健康解决预制菜行业食材自动化高效处理、出品标准化、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智能物流仓储是实现预制菜高效生产的桥梁。格力电气介绍,公司凭借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打造以物流仓储调度为中心的精益物流生产模式,规划提供布局合理、配送效率高、库容高、信息化与物流同步的高性价比预制菜整厂精益化生产综合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智能立体库、移动机器人、环控RGV、工业机器人、包装设备、自动化食品生产线体、仓储管理系统WMS、物流调度系统WCS、移动机器人调度系统AGVS等10多个领域,超百种规格产品,解决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物流搬运、仓储、包装的效率问题,为企业提高产能、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发挥重要作用。

格力电器介绍,公司以温度控制技术、仓储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为基础,提供专业冷链装备、生产专用设备以及物流仓储设备,运用于水产类、肉类与蔬菜类预制菜加工生产,打造保鲜、安全、健康的预制菜全加工生产流程,助力产业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营信息化与工厂智能化目标。

格力电器表示,预制菜行业作为推进农业振兴新局面的重要落脚点,不仅是市场新风口,更是餐饮和传统农业升级迭代的未来趋势。因此,实现预制菜装备行业配套同步发展对于推动预制菜标准化、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而在这条新赛道上,格力电器不仅是“入局者”更是“领跑者”,将以更先进技术与更专业的智能设备助力预制菜行业高质量、高增速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装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之日起十五天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