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青岛高新区:“智造”激活先进制造业“新动能”

2022-06-25 11:322190

6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星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但见一片繁忙景象:各种机器在工人的操作下制作着各种部件,现代感十足。车间里,已经完成组装的龙门机器人、堆垛机器人等多种产品排列整齐。

“这个机器人企业是我们建设‘工业4.0’智能化工厂时成立的,现在已经成为双星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能够满足橡胶、轮胎、汽车等行业需要的机器人和智能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这是青岛高新区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支柱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带来的成果。作为获批的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高新区抢抓“工业4.0”和国家推动“两化融合”的战略机遇,瞄准机器人产业,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围绕“补链、强链、延链”,构建机器人全链式产业布局。青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制造业是青岛高新区“1+2+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为推进先进制造业“加速跑”,青岛高新区还出台了《关于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

图为青岛高新区制造业企业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先进制造业迈向高端化

众所周知,轮胎制造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投入很多的物流人员、设备,进行轮胎的搬运。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现场管理困难,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青岛星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给出了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T轴碳纤维轻型材料高速桁架机器人可完全替代人力搬运。目前已在多家大型轮胎生产企业成功应用,提高了全钢轮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精密仪器仪表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制造业实现突破的基础支撑和核心关键。”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隋占疆表示,他们推出的矩阵式叶片测量方案,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应用柔性矩阵式夹具及独立研发的矩阵式测量软件,可实现叶片类小型零部件的批量检测,测量过程还能在软件中直观显示,一键式测量,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而且精度极高。

“最高精度能达到0.3微米。”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数字化商务运营中心高级顾问孙智宏表示,这相当于头发丝的1/233。

超硬磨具被誉为先进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工业牙齿”。国内超硬磨具技术虽然一直在发展之中,但仍存在着在线修整困难,传统产品结合剂对磨料只能产生物理包埋作用、把持力不足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青岛高新区的磐维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颠覆了传统热压烧结工艺,新一代金属基多孔超硬磨具应运而生,实现了这一领域的顺利突破,让国产超硬磨具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业成为可能。

作为青岛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青岛高新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推进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做优做精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优势产品。以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链接人才、技术、资金生产要素,不断拓展“智能+”应用场景,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实现提质增效,打造国内领先智能制造产业样板区。

目前,青岛高新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市的80%以上,累计引进优质机器人产业链项目200余个。世界机器人排名前10的企业中,已有新松等5家落户青岛高新区,海克斯康等一批外资优质项目纷纷落户。本土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新松机器人、软控集团、科捷机器人、宝佳等企业迅速崛起,青岛高新区已形成了以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为主要基地的优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新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

走进位于青岛高新区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记者看到这里已建立起线下的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展厅、线上工业互联网供需平台和专家系统库,青岛市各企业的需求场景可在平台上进行征集,对接优秀的服务商。

“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开放场景的企业不用满世界找方案,服务商也不用漫无边际地找企业,能够高效地实现场景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青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唐旖浓介绍,在这个中心,实现集中对接会,企业只要提出需求,平台就会根据场景特点快速推荐合适的服务商供企业选择。

青岛某传统橡胶类生产企业就是通过这一平台实现转型的。该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一直被生产过程数据无法追溯、设备利用率较低、质量难把控等问题困扰。为此,他们向平台提出了设备数字化改造、智能制造平台构建、数据分析系统和管理驾驶舱建设等需求。通过平台对接,企业最终找到合适的服务商并达成协议,通过改造,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18%,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显著提高,大量减少了因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问题而造成的退换货成本及时间的损失。这个平台助力节约生产成本,企业电费由原来的400万元/月降至350万元/月,蒸汽费由原来的450万元/月降至390万元/月。“通过数字化改造,每年为企业减少资源浪费过千万元。浪费的减少就是成本的降低,更是企业实实在在的纯利润。”该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工赋青岛,智造强市。青岛高新区深耕工业互联网,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支柱产业,先后获批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政策“活水”滋养实体经济

“青岛高新区激励政策杠杆激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活力。”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庆告诉记者,落户青岛高新区发展至今16年来,企业如鱼得水,深耕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突破国产市场空白,成为国内液压驱动装置领域的领军企业,并获评山东省瞪羚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邵庆坦言,公司取得这么多成绩和荣誉,离不开高新区这片土壤的滋养。

日前,青岛高新区出台了《关于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鼓励企业高速发展、培育企业发展梯队、支持企业倍增发展、鼓励企业升规纳统四个方面,支持企业聚焦主业实现跨越发展。

政策明确,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对购买使用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企业,根据上级奖补资金给予50%配套奖励。其中对购买青岛高新区企业生产或集成的机器人产品的企业,再根据上级奖补资金给予50%配套奖励。配套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支持企业坚持专业化发展,对新认定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青岛市隐形冠军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30万元奖励。同时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山东省“专精特新”荣誉称号的,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奖励。对新认定的营业收入1000万元(含)以上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

“相信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邵庆表示,青岛高新区一系列措施极大提振了企业干事创业信心。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实习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肖玲玲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装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之日起十五天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