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物联网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净零目标

2022-03-16 08:474770
【智能装备网讯】


  物联网(IoT)如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家庭助理、停车传感器、智能手表和智能插头都与物联网技术息息相关。然而,这些实例仅代表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小部分功能。从智能城市到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设备构成了大规模互联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联网本质上是关于收集数据和远程控制“事物”,这使其成为更明智的决策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催化剂。Nabto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Carsten Rhod Gregersen表示,物联网技术最终可以用于从更少的资源中提取更多价值。  面对气候变化,具有这种能力至关重要。而在最好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减少碳排放,与2010年的水平相比低40%到70%,很多企业正在竞相实现净零排放。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通过改善人员、能源、货物和信息的流动显示出发展前景。以下来看看物联网技术减少碳排放的一些方式:  智能能源的影响  智能能源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应用。这种稳步发展的物联网能源供应网络可以检测和调整当地能源使用的变化,提供许多绿色效益。例如,智能电网的智能电表可以实现消费者和公用事业公司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这使得智能电表更容易通过协调节能和发电来满足能源需求,减少浪费。  根据爱立信公司的研究,到2030年,仅智能电网就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9%。此外,该技术还为客户带来了固有的利益,因为公用事业公司可以开始鼓励消费者在高需求时段使用更少的能源。  考虑如何与电动汽车和车辆到电网技术协同工作也令人兴奋,充电就变成了一个双向的过程,这意味着电网不再只是简单地为车辆的电池供电,而是将电池作为一种电源来满足各种能源消耗需求。  例如,晚上回家的司机可以使用电动汽车电池中存储的能量为家用电器供电。然后,司机可以在半夜在电价最便宜的时间为其电池充电。同样,车辆到电网提供的灵活性意味着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产生能量的时间内为电池充电,然后在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不可用时使用存储的电力。  通过精准农业提高产量  另一种应用是在精准农业中。农业是气候变化的最大贡献者之一,占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4%,使其成为仅次于能源部门的世界第二大排放行业。在这里,智能设备也可以帮助消除效率低下,并减少浪费。  精准农业使用传感器来测试土壤和水位,并实现特定地点的田间管理。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即使在一片农田中,土壤肥力和产量也差异巨大,甚至高达400%。因此,这项技术有助于确定哪些地区缺乏肥料或水分,并对田地的不同部分给予不同程度的照顾。  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如果15%~25%的农场采用精准农业,到2030年全球农作物产量可增加10%~15%,而温室气体排放和用水量可减少10%和20%。  同时,物联网还可以帮助提高生产力。物联网技术允许农民监控从拖拉机到谷物传送带的设备。例如,传感器可以集成到拖拉机中,以确定拖拉机是否以最高效率运行。如果拖拉机没有以最高效率运行,传感器可以向农民发送警报,以便立即进行必要的维修。这有助于防止突然故障,使拖拉机可以在田间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提高生产力。  食品追踪和减少浪费  此外,一旦生产出这种食物,连接的设备可以确保它不会浪费。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每年生产的所有食品中有14亿吨在供应链的某个地方丢失或浪费。当食物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时,它会排放温室气体并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全球变暖。此外,如果丢弃,已投入生产的资源将被浪费掉。  实现实时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的物联网实施有助于收集有关产品从收获和加工到分销和零售的整个供应链移动的综合数据。因此,传感器正迅速成为可追溯性、识别和跟踪的关键,致力于确保将食物送到正确的地方。  例如,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Zes tLabs公司使用来自物联网传感器的数据,结合预测分析和实时警报,来识别和防止供应链中导致新鲜食品浪费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指出,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食品供应链以增加可追溯性,可以将食品浪费减少7%。  帮助实现净零目标  也许物联网技术最令人兴奋的部分灵活性。这些只是许多应用中的其中一部分,很高兴看到物联网技术在未来几十年将用于实现净零目标。  随着物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投资和发展,可以预期设备和传感器将在这个关键时刻在减少碳足迹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采编:www.znzbw.cn)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装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之日起十五天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