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余晓晖谈“5G+工业互联网”深入赋能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

2021-12-11 12:344080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余晓晖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主论坛上提到:“与4G和WIFI6相比,5G可以满足工业大部分应用场景需求,同时5G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输技术,它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技术集群。”

  当前,5G仍然处于标准迭代和技术演进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所应用的场景大部分是基于R15标准,随着R16与R17标准的陆续发布,以及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将使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能得到极大释放。

  不过,低时延和确定性是实现5G在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的关键,5G能不能在工业领域成为一个赋能于各个环节的变革性技术,取决于它能否解决好低时延和确定性问题。

  “5G+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展现变革性的赋能意义

  两年前,全球的无线网络在工业应用的比例只有5%,随着5G标准从R15到R16、R17版本在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大连接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几乎所有行业对5G的创新应用,都寄予了非常高的期待。

  余晓晖介绍说,如今“5G+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展现变革性的赋能意义,在采矿、电子、港口、钢铁等多个行业应用。例如在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4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就是利用5G的无线化和低时延的特性,实现了“机进人退”。

  在电子制造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方面,在华为南方工厂(团泊洼),生产线上的设备完成了5G改造,形成了柔性生产制造,原来调整产线需要10人7天完成,现在可减少至2人2天完成,效率提升显著。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工业互联网”十大重点行业二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已经覆盖了比较主要的行业,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扩展了,与生产环境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5G+工业互联网”深入赋能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5G+工业互联网”已逐步落地生花,余晓晖指出,今后在推动“5G+工业互联网”持续深入赋能的过程中,主要需要解决三个突出问题。

  第一,要解决5G工业芯片模组价格高的问题,现在5G模组价格是4G模组价格的10倍以上,未来要消除“5G+工业互联网”发展遇到的产业瓶颈。为此,一方面要进行模组精简化,现阶段5G通用模组存在大量的功能冗余,精简化模组是短期内降本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推动模组定制化,根据行业需求,增强或削弱部分基本功能,与行业业务特性相结合。

  第二,要解决5G终端匮乏的问题,不断丰富5G通用终端和行业终端。在5G通用终端方面,加强三类终端研发:分别是工业5G网关、5G CPE、5G DTU、5G TSN交换机等基础连接类终端,车载终端、巡检机器人等运动控制类终端,以及5G摄像头、工业5G相机、5G AR/VR 终端等视频类终端。在5G行业终端方面,要加强电力授时CPE、5G医疗手术机器人、5G煤矿防爆摄像头、5G PLC、5G AGV、5G掘进机等行业特色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

  第三,要进一步优化“5G+工业互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既要继续构建供给侧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各环节技术创新,又要开展产业链监测评估、5G+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评估等需求侧平台建设,形成产业发展的闭环。

  5G uRLLC将激活更深层面的变革创新

  除此之外,5G uRLLC的应用也是决定“5G+工业互联网”落地是否成功的关键。余晓晖表示,可以分阶段匹配工业控制应用需求,带来工业网络、工业产线、工业生态的变革创新。

  一是推动5G URLLC标准逐步落地应用,推动5G技术深度融入工业应用场景,真正匹配工业控制需求;二是推动5G+TSN与uRLLC技术能力的融合,通过TSN over 5G、5G over TSN,以及端到端TSN化5G等三个阶段有序推动5G与TSN的融合部署应用;三是推进5G URLLC+工业控制应用落地试验,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开展“5G URLLC”先锋营,加速产业生态圈培育。

  余晓晖指出,我国正在加强顶层设计,推进“5G+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针对重点行业培育30个左右典型应用场景,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建设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点、线、面协同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5G+工业互联网”才刚刚开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将联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5G应用方阵等,推动5G URLLC先锋营、5G全连接工厂“蓝海”计划,与产业界共同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发展,加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打好基础。

  文章来源:工联网iitime

(采编:www.znzbw.cn)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装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之日起十五天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相关资讯